开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方贤军 2223

 开封大学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8

 

 

 

 

开封大学

20191

 

 


    

第一章 开封大学2018年毕业生基本情况 3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4

二、毕业生就业率 6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特点 9

第二章  开封大学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16

一、加强基础,重实效,努力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 16

二、组织举行2018届毕业生系列招聘会 16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8

四、建立了学生信息数据库的动态汇报 18

五、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及时准确的发布就业信息 19

六、坚持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研工作的开展 19

七、就业帮扶“人性化”开展 20

八、切实开展创业工作,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 20

第三章  2018届毕业生就业反馈 21

一、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反馈 21

二、高质量就业典型案例 21

三、创业典型案例 22

第四章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24

一、本校毕业生就业特点 24

二、本校就业发展变化趋势及就业发展应对措施 25

第五章  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9

一、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实行专业进退机制 29

二、定制课程体系,实现毕业生职业能力“准对接” 29

三、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毕业生岗位技能“零过渡” 30

第六章  全面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32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3

二、细化就业创业课程教学管理 34

三、优化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质量 35

四、重视队伍建设,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师素质 37

五、加大创新创业改革力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7

六、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38

七、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 39

 

 

第一章 开封大学2018年毕业生基本情况

开封大学是198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多年来,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秉承“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就业、培养、招生”相结合、“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两个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了大批人才。

党的十九大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出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等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2018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一年。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等严峻形势,通过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重视特殊帮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们积极拓展重点就业市场、创新工作模式,在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使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就业各项工作稳步发展。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现针对我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如下: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一)开封大学2018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开封大学2018届毕业生数为4192人,毕业生分别归属于46个不同的专业,其中男生200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7.78%,女生218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2.22%。

(二)生源地分布

表 1-1  本校2018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表生源地区▲人数合计4192河北省10山西省17内蒙古自治区10辽宁省1吉林省1江苏省5浙江省7安徽省34福建省6江西省8山东省28河南省3932湖北省5湖南省5广东省7广西壮族自治区9海南省7重庆市13四川省17贵州省11云南省10陕西省18甘肃省10青海省7宁夏回族自治区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 

 


(三)各专业毕业生数

表1-2  本校2018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专业▲人数合计419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81生物化工工艺39应用化工技术65环境艺术设计116建筑工程技术180建筑工程管理45房地产经营与估价5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34模具设计与制造31机电一体化技术53电气自动化技术10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45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00计算机应用技术194计算机网络技术38软件技术92数字媒体应用技术105动漫设计与制作47建筑可视化设计与制作47电子信息工程技术90应用电子技术51服装设计108食品营养与检测41国际金融32金融保险99会计电算化218经济管理103国际经济与贸易79市场开发与营销48电子商务71连锁经营管理86物流管理121口腔医学383护理111药学87医学影像技术100旅游管理49酒店管理102休闲服务与管理50应用英语86应用日语42商务英语126文秘40装潢艺术设计140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40新闻采编与制作124 

 

 


二、毕业生就业率

(一)毕业生的就业率

本校2018年年终就业率95.30%;2017届毕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6.06%;本校2016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5.27%;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率相对平稳。

 

1-1  校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二)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统计表

 

表1-3  本校2018届分院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院系▲专业总就业率合计 95.30% (3995/4192)财政经济学院  95.35% (656/688) 金融保险 95.96% (95/99) 会计电算化 94.95% (207/218) 经济管理 96.12% (99/103) 国际经济与贸易 94.94% (75/79) 连锁经营管理 94.19% (81/86) 物流管理 96.12% (99/103)国际教育学院  84.00% (42/50) 国际金融 81.25% (26/32) 物流管理 88.89% (16/18)人文学院  97.56% (160/164) 文秘 95.00% (38/40) 新闻采编与制作 98.39% (122/124)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95.94% (189/197) 软件技术 96.74% (89/92)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95.24% (100/105)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97.76% (349/35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97.53% (79/81) 建筑工程技术 98.33% (177/180) 建筑工程管理 97.78% (44/45)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96.08% (49/51)外国语学院  98.43% (250/254) 应用英语 98.84% (85/86) 应用日语 100.00% (42/42) 商务英语 97.62% (123/126)五年制专科部  95.74% (45/47) 计算机应用技术 95.24% (20/21) 装潢艺术设计 96.15% (25/26)医学部  90.60% (617/681) 口腔医学 96.08% (368/383) 护理 90.09% (100/111) 药学 77.01% (67/87) 医学影像技术 82.00% (82/100)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98.35% (239/243) 电气自动化技术 98.04% (100/10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97.78% (88/90) 应用电子技术 100.00% (51/51)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94.21% (342/36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97.76% (131/134) 模具设计与制造 93.55% (29/31) 机电一体化技术 86.79% (46/53)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93.33% (42/45)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94.00% (94/100)旅游学院  98.44% (315/320) 市场开发与营销 100.00% (48/48) 电子商务 98.59% (70/71) 旅游管理 100.00% (49/49) 酒店管理 97.06% (99/102) 休闲服务与管理 98.00% (49/50)信息工程学院  95.35% (246/258) 计算机应用技术 95.38% (165/173) 计算机网络技术 94.74% (36/38) 建筑可视化设计与制作 95.74% (45/47)艺术设计学院  94.82% (403/425) 环境艺术设计 93.97% (109/116) 动漫设计与制作 95.74% (45/47) 服装设计 94.44% (102/108) 装潢艺术设计 96.49% (110/114)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92.50% (37/40)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97.93% (142/145) 生物化工工艺 100.00% (39/39) 应用化工技术 95.38% (62/65) 食品营养与检测 100.00% (41/41)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特点

(一)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1.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调研用人单位。为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2018年我们走访联系用人单位,在巩固和开封市人才交流中心、开封市人才市场及开封各县区人社局、产业集聚区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就业潜力,提升就业质量,本年开拓徐州重工集团、北京环卫集团、吉利汽车等大型龙头企业,邀请浙江德清县人民政府、南通市人社局、芜湖经济开发区人社局、昆山市人才市场、新疆墨玉县组织部、喀什地区教育局等政府部门来校洽谈就业和招聘相关事宜。这些措施提升了我校就业质量,扩大了学校知名度。

2.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学校完善了就业创业咨询、就业推荐、手续办理、招聘服务、就业心理辅导等就业创业服务,2018年就业服务大厅接待学生达3600多人次的个体咨询。     

3.建立了学生信息数据的动态管理体制,及时准确的核查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根据国家的就业数据平台要求,在各院部配备专门的就业数据统计和核查人员,本年度共组织四次毕业生数据核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核查方式为校级抽样调查,院部交叉互查,专业普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就业状况。截止目前。共对4200余名毕业生回访超过9000人次,保证就业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

4.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及时准确的发布就业信息。更新用人单位动态信息库,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宣传栏、微信平台、毕业生QQ群等途径直接面向毕业生无障碍地发布信息,2018年共计发布就业信息300多条,利用信息平台全方位为毕业生和在校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5.就业帮扶“人性化”开展。学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特别关注农村学生以及女生的就业问题,积极开展求职辅导和心理咨询,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做到“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通过“一对一”服务,切实解决求职困难毕业生的实际困难。2018年求职补贴申请355人,经过最终审核共有337人符合发放要求。

(二)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分析

本年度调研根据开封大学2018届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网络版)进行,2017年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开封大学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下列数据来源不再单列。

1.毕业落实工作成效较好。学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95.30%, 2018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分别是单位负责人2.39%,是部门主管0.94%,基层技术、管理或营销为25.49%,生产一线4.60%,其他66.59%,同时本届选择升学的毕业生(19.4%)较上届(18.4%)有所上升,学生升学意愿增强。

 

(图1)目前工作岗位比例

2.2018届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其中认为“满意”的比例为 44.42%,认为“较为满意”的比例为 27.96%;另外,认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21.99%;“不满意”的比例为2.81%。2018届毕业生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4.99%,比本校2017届(87%)高。

 

(图2)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满意度

3.毕业生对学校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开展情况及毕业生的评价情况较高,学生接受“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求职服务的比例(71%)最大,其有效性为76%;接受“辅导面试技巧”求职服务的比例为25%,其有效性(93%)较高。本校2018届毕业生中,有12%的人表示“没有接受任何求职辅导服务”。

 (图3)毕业生接受就业指导服务的比例及有效性评价

 

4.本年度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2018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高,理工医类专业相关度最高,达到89.1%。我校各专业综合对口率为73.55%,其中“完全对口”的比例为14.41%、“比较对口”的比例为21.48%、“基本对口”的比例为 36.66%。我校学生就业区域主要为河南省省内就业,就业比例为80.22%,省外就业19.78%。说明河南省经济状况、工作条件、收入水平等越来越吸引学生留在当地。

 

(图4)我校毕业生我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饼状图

  

(图5)2018届毕业生省份就业饼状图

 

5.月收入增长 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包含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等所有现金收入)平均值3791 元,高于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其中学生基本工资(不含公积金、租房补贴等)在“3000-4000 元”和“2000-3000 元”的比例较大,分别为 20.63%和39.22%;2000元的比例为25.66%;低于2000 元和超过 5000元的,所占比例都比较少。

 

(图6)目前平均月薪

 

 

(图7)主要职业类的月收入

开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2018届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其次是三资企业和个体小微企业,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比较低。

6.在母校最大收获,认为收获专业知识35.98%,实验实习15.43%,课外科技活动、社团参与25.92%,基础理论13.13%。

 

(图8)在母校学校期间最大收获

 

 

 

 

 

 

 

 

 

 

第二章  开封大学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一、加强基础,重实效,努力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

举办了2018年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月,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创业活动,使就业创业教育空间、效能最大化,实现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展最大化,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面提高全校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同时在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月开展系列的就业创业活动:就业创业讲座、大学生创业路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健康发展。截止12月,学校共举行就业创业讲座22场,参加听讲师生5000余人次。编印了《毕业生就业必读》手册,将毕业生报到证办理流程以及将相关政策编辑成册,供广大毕业生查阅,方便毕业生就业或办理相关手续。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

二、组织举行2018届毕业生系列招聘会

招生就业处积极对接用人单位,主动邀请地区和单位来校参加招聘会,分别于上半年举行2018届毕业生夏季系列招聘会和2019届毕业生秋季系列招聘会,5月2018届毕业生返校之际,连续举行三场招聘会,分别为开封市2018年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洽谈活动,共有来自开封市七大产业聚居区80多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1200多个;5月25日开封市小微企业专场招聘会参会单位70多家,提供岗位400多个; 5月30日芜湖地区专场招聘会参会企业包括奇瑞汽车、美的集团共有25家参会,提供岗位800多个。为2019届毕业生提供招聘岗位,招生就业处从10月19日开始,每周举行一场招聘会,分别为10月19日,参会企业97家,其中南通市人社局人社局组织60余家单位参加此次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共提供岗位34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1700余人次,11月8日招聘会参会企业80多家,提供岗位2600多个。11月14日招聘会参会企业115家,提供岗位5200多个,其中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喀什地区教育局组团来校参加此次招聘会,11月23日招聘会参会企业113家,提供岗位4500多个,其中昆山市人才市场带领10多家企业参会,11月29日招聘会参会企业105个,提供岗位3100多个,12月6日招聘会参会企业109个,提供岗位2600多个,本系列招聘会涉及我校各个专业,能满足2018届、2019届毕业生就业需求,今年招聘会的特点是定位准确、专业性强,能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开封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使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和特长的心仪岗位,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咨询、就业推荐、手续办理、招聘服务、就业心理辅导等就业创业服务,2018年就业服务大厅接待学生达3600多人次的个体咨询。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及时准确的发布就业信息。更新用人单位动态信息库,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宣传栏、微信平台、毕业生QQ群等途径直接面向毕业生无障碍地发布信息,2018年共计发布就业信息300多条,利用信息平台全方位为毕业生和在校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就业帮扶,学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特别关注农村学生以及女生的就业问题,做到“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通过“一对一”服务,切实解决求职困难毕业生的实际困难。2018年求职补贴审核通过337人。   

四、建立了学生信息数据库的动态汇报

    根据国家的就业要求,在各院部配备专门的就业数据统计和核查人员,共组织四次毕业生数据核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核查方式为校级抽查,院部普查,各院部盲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就业状况。截止目前。共对4200余名毕业生回访超过9000人次,保证就业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

五、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及时准确的发布就业信息

    更新用人单位动态信息库,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宣传栏、微信平台、毕业生QQ群等途径直接面向毕业生无障碍地发布信息,2018年共计发布就业信息300多条,利用信息平台全方位为毕业生和在校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六、坚持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研工作的开展

    先后开展就业创业教材分析、就业示范课程、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带领新教师上课等课程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带领老师参加各级创业就业培训,提升我校就业创业整体水平。同时组织进行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班,本年度试点班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实验班,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创业课教学中,努力避免出现的问题。

继续强化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培训教师就业创业理论,吸收国内外双创教育理念,组织学校老师参加就业创业师资培训。引导教师进行就业创业科研能力的培养,组织老师申报就业创业课题,做好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今年我校共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一项,河南省教育厅创新创业类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32项,申报优秀论文3篇,我校老师就业创业教育意识明显增强。

七、就业帮扶“人性化”开展

    学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关注农村学生以及女生的就业问题,积极开展求职辅导和心理咨询,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做到“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通过“一对一”服务,切实解决求职困难毕业生的实际困难。2018年求职补贴申请355人,经过最终审核共有337人符合发放要求。

八、切实开展创业工作,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

    2018年我校学生参加创业路演42个,加强孵化园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四期创客沙龙活动,带领创业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创业比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其中“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加强“99度创客空间”的软件建设,认真准备并申报省人社厅“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完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年度考核。  

针对毕业生和创业学生加强防范不良校园贷的宣传教育。近期校园贷诈骗频发,我们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识和不良校园贷的识别能力。

 

第三章  2018届毕业生就业反馈

一、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反馈

我校积极和用人单位沟通,对在用人单位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适应能力等予以充分肯定,用人单位度达95%以上,一致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工作中都表现出较高职业素养,同时对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也给予较高的评价。用人单位一致认为,开封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较好,适应能力较强,总体感觉毕业生对社会活动的整体把握比较好,对岗位的适应较快,总体上爱岗敬业,质量高,素质高。

二、高质量就业典型案例

案例一:持之以恒,终有成就

利润鹏,男,2018届专业学生。该生目前在公司工作,月薪6000余元。该生在实习期间,通过其认真的工作态度,优秀的组织能力被广泰保险代理公司洛阳公司录取,虽然从事的不是大学所学专业,该生对新的岗位刻苦钻研,从头开始,迅速转换角色,把未知的领域重新自学和请教单位老员工,下班仍然不忘学习,整天上百次的实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工作效果突出,很快得到单位领导认可,迅速得到提拔,目前已是公司运营部的负责人。

案例二:迅速转换角色,坚持学习,终有成就

王永光,男,2018届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该生目前在杭州络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月薪8000元,交通补贴300元,餐补300元。该生在试用期期间,通过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被杭州络町网络公司正式录取,虽然从事的不是大学所学专业,跨行从事了金融行业,但是该生对新的岗位怀有激情,干劲十足,虽已从大学毕业,但是从头开始,重新学习,迅速转换角色,不甘于落后,下班仍然不忘学习,在公司加班学习到深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工作效果突出,很快得到单位领导认可;最近自己独立负责完成了方正证券项目,并不负期望,获得领导好评。

   案例三:刘成志,2018届服装设计专业的,目前就职于杭州草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担任买手设计师一职,月薪8000余元。该生在实习期间,以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果敢高效的处事能力,被所在的公司看重。另外虽然已经离开校园,但该生坚持不断学习的优良习惯,自学了计算机,自修并通过了河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考试。凭借着这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态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能力,被公司领导认可,目前已经是开发部男装组的负责人。

三、创业典型案例

案例一:王昊哲,男,2018届专业学生。该生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创业梦想,通过自己的艰辛创业过程,现已成立自己的快递公司。

2017年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接触网购,喜欢在淘宝上买东西,卖家会通过快递公司将包裹送到指定地点,当时校园里面有5家快递公司代理点,取快递都很不方便而且出现一种脏乱差的现象,在这基础上开始有了校园一公里末端服务的想法,让同学们体验到更好的快递服务。

案例二:99℃创客空间是一个针对于开封大学创客的公共服务平台,向软硬件高手、电子艺术家、设计师、DIY爱好者提供一个具有加工车间性质的开放式社区。积极举办讲座、研讨,组织参与国内大赛。鼓励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和知识分享、研发实用型项目,形成知识产权和专利。提高创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致力于推动开封大学创新文化发展,推动开封大学师生创造和创新能力。

 

 

 

 

第四章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本校毕业生就业特点

(一)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2018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 “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二)巩固以往就业区域,深入了解中原经济区发展趋势

巩固广东、上海、江苏等沿海省市的用人单位,继续开发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天津、青岛、大连等技术含量高的开发区的就业开发,大力开拓中西部内陆城市就业市场;积极开拓河南省就业市场特别是郑州航空港区,开发新的大中型企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实施“毕业生就业工程”,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我省“三区一群”建设需要,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提高用人单位层次,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三)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们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统筹推进工作。要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强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二、本校就业发展变化趋势及就业发展应对措施

我校全体员工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服务的指导思想,提高个人的素质,提高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加强素质建设和队伍建设,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具体做法如下:

(一)把握宏观政策,紧跟时代脉搏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我国高校学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使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今年,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举办各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学生到基层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

(二)紧抓就业工作内涵,加强就业指导,实施“优质服务” 

加强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坚持“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的工作宗旨,开展个性化指导,全程跟踪。重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弘扬主旋律,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和措施,引导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强化培训,多途径对就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的业务力和理论水平。加强沟通和协作,实现各学院间的互惠共赢。树立全局意识,相近专业合力共赢,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意识。 强化针对性辅导培训,实现就业布局。关注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企业内的用人标准,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培养,专班培养的模式,培养符合企业标注的学生。引导毕业生到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就业创业,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 

(三)深化协作创新,全力紧抓共建,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开拓创新,在巩固原有优势局面的同时,积极应对,创新方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强化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全力推介我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发挥教师资源的桥梁作用。动员学校在职教师、职工,寻找潜在的就业资源,为毕业生就业穿针引线,获取就业机会;扩大基地资源的吸纳作用。 有效利用就业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实践基地等平台。发挥基地对毕业生的吸纳、接受、培养作用,拓展校友资源的纽带功能,加强与校友、校友单位的沟通合作,建立广泛联系,定期组织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毕业生发展状况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情况反馈,构建长期合作关系。

(四)深化职业规划教育,助推毕业生就业 

加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就业工作贯穿学生大学生活始终,依托各学院开展特色指导,针对各专业各年级职业发展需求,在一年级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职业生涯启蒙教育;在年级以专业实习实践为抓手,开展创业启蒙教育;在年级以就业指导活动为核心,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学生就业实践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程度,改进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毕业生和职业高匹配度,助推毕业生就业。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立德树人是学校根本任务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创新驱动,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实施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努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协同推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统筹整合多方资源,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与方法为抓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为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五章  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教育教学柔性模式,即紧贴就业市场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了毕业生和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形成了高质量就业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性循环。

一、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实行专业进退机制

多年来,学校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动向,以全方位覆盖毕业生、用人单位、行业的调研资料为依据,坚持“三同步、一适应”的专业改革思路,即“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同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同步、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2011年以来,增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化工设备与机械、动漫设计与制作、口腔医学等专业,并先后停招了7个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率低的专业,形成了科学的专业进退机制。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省级名牌、特色、示范、改革试点专业18个。

二、定制课程体系,实现毕业生职业能力“准对接”

学校各专业都成立有企业广泛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市场调研、共同研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四个环节,按照“三性三基于”即“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思路进行课程建设。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优化、重构课程内容,形成了211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文本,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统一,与工作过程相融通。部分重点专业在与企业深入合作的过程中,根据企业需求,重组课程、专项定制课程模式,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学校先后建成6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全面实行“双证书”制,设有国家技能鉴定站(点)13个,可开展6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三、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毕业生岗位技能“零过渡”

各专业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开发生产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实践类课时比例均占总课时数的50%以上,聘请了152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校与企业合作编写实训教材、讲义19本,开发实训项目40项。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8个,与企业共建了软件实习工厂、长安汽车等校内实习实训中心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6个。拥有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204项奖励,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21项。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如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平台+方向”、化工类专业的“岗证课合一,实仿结合”、土建类的“专业+实体+行业”、旅游类专业“2+1校企双嵌共赢”、财经类专业的校企“双重融合”等模式。并实施“双导师制”,不仅给学生配备校内导师,而且配备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过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双导师”指导下设计的多批服装,受到外商和客户青睐,已投入批量生产。

 

 

 

 

 

 

 

 

 

 

 

第六章  全面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一方面高职教育教学生源的多样化,提出了依据不同生源实际情况制订培养方案、或在同一方案中考虑不同生源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即培养目标发生变化,也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与之相适应;再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是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每两年进行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实现办学定位、提高办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协调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立德树人是学校根本任务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创新驱动,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实施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努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协同推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统筹整合多方资源,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与方法为抓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为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创新创业教育短板,用系统观点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创新创业教育薄弱环节,致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敢于批判、善于质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育人环境,力争把我校建设成为河南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推行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人才培养重心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力争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一)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类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各层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全面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推进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教育,将创业就业类课程建设纳入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三)建立专业结构调整新机制,完善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专业结构和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

(四)建立交叉培养新机制,开设分层次、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课程,从创业基础课到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构建“三跨交叉”的创业课程教学,即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创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细化就业创业课程教学管理

学校就业指导教研室定期召开课程教研活动,对于整体课程的安排进行统一备课,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完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文件学习、信息搜集、大量查阅,系统有序地确定教学内容,编写适用的、规范的、详尽的教案,制作生动直观、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训练等手段,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

三、优化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质量

学校非常重视《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以必修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学分为2分,课程合计40学时。并要求着力通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除了通过第一课堂开设课程(28个学时),教材统一使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教材为我校统一编写的教材,曾经获得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我校今年将《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分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基础》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第一课堂学时为20学时,1.5学分,此外还利用第二课堂,采用就业指导活动月、系列专题讲座、选修课、职业规划大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0.5学分,《创新创业基础》课作为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共计32学时,2学分。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识课》为12学时,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选择2-3门适合融进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专业课程组成创新创业课程群(不低于20学时);学校选出一部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或购买创业类慕课作为学生的选修课(不低于20学时)。此外还利用第二课堂,采用就业创业系列专题讲座、创业大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要求。在教材使用方面,学生使用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统编教材《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工类专科),配合第二学期使用。

同时还着重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创新学生就业指导渠道与途径,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第二课堂(12学时)包括组织学生参加:(1)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月系列活动;(2)校友论坛;(3)就业与创业系列专题讲座;(4)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5)职业规划设计大赛;(6)创业协会、职业规划协会、就业协会等社团活动等。第一课堂的教师讲授式的教学和第二课堂体验式的教学相结合,形成了学校就业创业课程的一个特色。

大学新生入学以来,我们就开展第一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一年级学生主要开展理想教育、职业规划、专业教育和学风教育等形式的就业指导,对于二年级学生主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为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以及创新创业的实践做启蒙教育,同时学校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对于学生比较好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植培养,为学生创业活动做好充分的服务工作;大学三年我们结合招聘会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讲解、求职简历和求职技巧指导教育等,在学生整个的培养过程中,开展全程化就业创业教育。

学校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创业咨询服务,对学生中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重点辅导,对学生求职中的个性化问题个别解决,满足就业指导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

四、重视队伍建设,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师素质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强调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整合校内外的教师资源,发挥校内外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师的人才作为我校教学的骨干力量,校内通过学生工作队伍和教师队伍中对职业发展、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课程教师,对学生进指导,同时还有校外就业创业特聘教授定期来学校开设讲座,积极组织我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高校之间的交流、就业指导专业培训、资格认证培训等,尽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有较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和全国的培训,这些培训和课程观摩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为我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加大创新创业改革力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计划管理方面,要求各教学单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计划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计划调整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在教学过程管理方面,加强“备、听、评、审”环节管理,要求教师备齐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及参考书、授课计划表、教案等基本教学文件;教学过程中随机检查各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在考试管理方面,积极实施教考分离,严把命题关,严肃考试纪律,严格阅卷评分。在教材使用上用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统编教材《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工类专科),配合第二学期使用。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创新学生就业指导渠道与途径,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1)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月系列活动;(2)校友论坛;(3)就业与创业系列专题讲座;(4)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5)职业规划设计大赛;(6)创业协会、职业规划协会、就业协会等社团活动等。第一课堂的教师讲授式的教学和第二课堂体验式的教学相结合,形成了我校就业创业课程的一个特色。

六、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新要求,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等现实,我们要探索一条“让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体力量”的路子。体现学校和企业优势资源共融的,集生产运营、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社会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教学企业”,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含义和本质要求,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指随着办学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从功能作用主体走向法律主体地位;二是构建一种融合双方优势资源的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即建立一种由两个培养主体(学校与行业企业)、两支培养队伍(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两个培养阵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教育培养模式;三是企业资源渗透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教学企业”中,校企双方通过“互聘共培、双岗双薪”打造教学团队和研发团队,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根据学生兴趣和企业需求分阶段设置自然班、岗位技能班、项目班,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企业产品研发。企业工程师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主力军,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拿着薪水上学,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主要力量。表现优秀的学员,企业给予励志奖学金,提前签订就业合同或推荐就业。

七、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

苗圃——创业萌芽的引导培育

新生入校,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发挥课堂、校园、社会三方联动效应,搭建基础理论教育平台、实践演练平台、创新研究平台互相支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开展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大赛、校友论坛,定期邀请创业成功者和创业指导专家举办讲座,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以开封市中小企业为载体,选派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创业见习,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孵化——创业平台的精心搭建

学校孵化园建有创业服务室、导师室、培训室、商务谈判室等,集创业实践、孵化、培训、服务等多重功能于一体,为创业项目提供开业策划、工商注册、人才推荐、广告宣传、投融资指导以及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在创业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孵化器自创立至今,始终坚持三个孵化,即孵化创新成果、孵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人才。至今,先后分三个批次二百余名创客入驻孵化,入孵项目多为科技创新类和互联网创业项目。

加速——创业发展的有力助推

学校建立创业加速器,对入驻项目在产业合作、资源配置方式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助推,进而满足创业项目在发展空间、技术研发、资金流转、人力配备、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需求。学校还联合市社保局、市科技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为孵化项目提供政策支持。

跟进——创业服务的后续拓展

学校以“学校-专家-导师-校友会”为链条对学生实施培育、指导、帮扶、引领等精准服务。

a.采取“孵化召回”方式,对于孵化出园的项目市场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允许项目负责人再次提出孵化申请,审核后可再次入园孵化。b.学校组织专家指导入孵企业,为困难企业诊断把脉,提供良方,扫除障碍,实现发展。

c.项目导师与学生长期互动,及时掌握初创企业发展动态,真正实现“一日为师,终身指导”。发挥校友会职能,拓宽创业资金来源渠道。

回馈——创业就业的显著带动

自主创业的优秀校友,积极回馈母校,为学校捐赠书籍、设备、汽车、设置奖学金,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很多创业成功校友回校给在校生做创业指导。

为了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学校积极探索创业帮扶“五个一”模式,就是针对一个创业项目或一个创业团队,安排一名创业导师、一次创业沙龙、一期创业培训、一本创业教材,帮助大学生走好创业的“第一步”。学校还聘请了国内资深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创业企业家等知名人士作为创业指导特聘教授,学校每年定期邀请他们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给创业团队提供最专业的指导。

学校积极发挥创业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园区内评选出“大学生创业之星”,树立一批创业典型,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 学校还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学员参加创业精英训练营;定期主办校内大学生创业挑战赛;创新的大学创业孵化模式,加速了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提高了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

院校地址: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

联系电话:

0371-23623577

邮  箱:

kdjy2040@163.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开封大学
微信公众号